玉米涝害减产的缘故及防御措施
玉米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粮食作物,但在生长经过中,涝害对其产量的影响不可忽视。那么,玉米涝害减产的缘故有哪些呢?我们又该采取什么防御措施来应对呢?今天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话题。
玉米涝害的缘故分析
开门见山说,涝害一般是由于连续降雨引起的,这样会导致田间积水,影响土壤的通气性。你可能会问,积水对玉米有什么影响呢?其实,若长时刻处于湿润的环境中,玉米根系会由于缺氧而发生沤根,导致生长受阻,甚至死苗。再者,局部水分过多容易引发病虫害,气候条件不佳的时候,作物抗性下降,更容易受到侵害。
另外,土壤的排水性差也是造成玉米涝害的一个重要缘故。如果土壤的结构不佳,水分不易排出,就会加重内涝的情况。最终,种植管理不到位,比如没有及时疏通排水渠道,都会导致涝害的恶化。
怎样补救:及时排水
当发现玉米田内涝时,开头来说应该做的就是及时排水。这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步了。想像一下,如果田间的积水不及时排掉,水位上升,再好的种子也难以存活。因此,我们要想尽各种办法将积水排空,降低土壤的含水量,以防止玉米沤根死苗。
及时扶苗,助力恢复
除了排水,扶苗也一个关键措施。在内涝后,玉米很容易出现倒伏,倒伏不仅影响通风透光,还会导致病虫害的传播。你有没有注意到,抽雄前的玉米恢复能力较强,可能不需要过多的人为扶直;但如果是在抽雄后,就得尽快进行人工扶起,确保作物能够继续吸收阳光。
再次施肥,养分补给
在内涝的情况下,土壤中的养分会随水流失,而玉米的根系也受到一定损伤,这时候就需要根外追肥来进行营养补给。我们可以使用叶面肥,如尿素溶液和磷酸二氢钾溶液,等到玉米恢复正常生长后再进行根部追肥,帮助其恢复生机。
预防病虫害,保护作物
最终,涝害后作物的抗病、抗虫能力会降低,因此在此期间病虫害的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。我们需要定期进行田间调查,注意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。及时采取措施,可以有效保护玉米,确保其生长健壮。
拓展资料
往实在了说,玉米涝害一个复杂的难题,但只要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,就能够减少其带来的影响。排水、扶苗、施肥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密切配合,才能让我们的玉米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,依然能够茁壮成长。希望通过这篇文章,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领会和应对玉米涝害的难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