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信息准备到异常处理,6步搞定货物追踪难题
运作为国际贸易中成本最低、运量最大的运输方式,承载了全球80%以上的跨境货物运输,但对货主、外贸企业或跨境电商卖家而言,海运流程长、环节多(起运港装船、远洋运输、目的港清关、提柜配送),货物情形的透明化一直是痛点——“货到底到哪了?”“会不会延误赶不上销售旺季?”“清关卡住了怎么办?”
/img>
要掌握科学的海运查询技巧,就能实时掌控货物动态,提前规避风险,这篇文章小编将从查询前准备、全流程步骤、场景化解决方案、实用工具推荐到异常难题处理,手把手教你搞定海运查询,让货物运输可视化、可控化。
为什么海运查询如此重要?先搞懂你的核心需求
开始查询前,先明确:你查海运的目的是什么?不同需求对应不同的查询重点,避免盲目操作。
常见查询需求及对应场景
需求类型 | 核心目的 | 适用场景 | 关键指标 |
---|---|---|---|
货物实时位置 | 确认货物是否在运输途中,避免丢件 | 高价格货物、长距离运输(如中美航线) | 集装箱GPS定位、当前港口/海域 |
船期与到港时刻(ETA) | 规划目的港接货、仓储、销售规划 | 季节性商品(如圣诞用品)、JIT生产企业 | ETA(预计到港时刻)、ETD(预计开航时刻) |
费用明细 | 核对运费、附加费是否与报价一致 | 外贸企业财务对账、成本核算 | 海运费、燃油附加费、港口费、清关费 |
清关与提柜情形 | 确保货物顺利放行,避免目的港滞留罚款 | 目的港清关复杂的民族(如巴西、印度) | 清关进度(待审/已放行)、提柜编号 |
海运查询6步走:从信息准备到结局解读,新手也能上手
步骤1:准备必备查询信息——这些“码”一个都不能少
运查询的核心是“凭号查货”,不同阶段需要的“号码”不同,提前整理好能大幅提升效率。
-
strong>基础信息(必带):
- 提单号(BillofLadingNumber):海运最核心的凭证,由船公司或货代签发,格式通常为“字母+数字”(如“MAEU123456789”),部分提单号需去除前缀(如马士基提单号需去掉“MAEU”,仅输入数字)。
- 集装箱号(ContainerNumber):格式为“4位字母+7位数字”(如“MSKU1234567”),可查询单个集装箱的运输轨迹(部分船公司支持)。
-
strong>进阶信息(按需准备):
- 订舱号(BookingNumber):货代或船公司的内部订单编号,用于查询订舱情形(是否已确认仓位、是否配船)。
- 船名航次(Vessel/Voyage):如“COSCOSHIPPINGLEO/001E”,可查询整船的航行规划和港口挂靠顺序。
步骤2:选择查询渠道——3类渠道优缺点对比,按需选择
运查询渠道主要分3类,各有适用场景,新手建议从“船公司官网”或“第三方平台”入手。
渠道1:船公司官网(最权威,适合单票精准查询)
strong>适用场景:已知船公司、提单号清晰的单票货物查询。
操作步骤:
- 打开船公司官网(如马士基Maersk、中远海运COSCO、地中海航运MSC);
- 在首页找到“货物追踪”或“Track&Trace”入口(通常在顶部导航栏);
- 选择查询类型(提单号/集装箱号/订舱号),输入对应号码(注意:部分船公司需去除提单号前缀,如Hapag-Lloyd提单号需去掉“HLBU”);
- 点击查询,获取货物情形(已装船/运输中/到港/清关中)、ETA、当前位置等信息。
strong>优点:数据直接来自船公司,实时性强(更新频率1-4小时/次);缺点:需记住船公司,不支持跨船公司查询。
渠道2:第三方查询平台(跨公司、多维度,适合多票货物管理)
strong>适用场景:货物由不同船公司运输、需要批量查询或分析历史数据。
推荐平台及特点:
- CargoSmart(全球最大海运数据平台):支持90%以上船公司数据,可查提单、集装箱、船期,提供ETA预测(准确率85%+),需注册(免费版可查10票/月);
- ContainerxChange:专注集装箱追踪,显示实时位置(基于AIS信号)、附近可用集装箱数量(适合拼箱货);
- 船讯网(ShipXY):中文界面,免费查询船名航次实时位置(如“中远海运宇宙轮”当前在哪个海域)。
strong>操作步骤:以CargoSmart为例,注册后在“TrackCargo”页面输入提单号,选择船公司(或自动识别),即可查看货物全流程节点(起运港装船时刻、中转港停留时长、目的港预计到港时刻)。
/img>
strong>优点:跨船公司查询,支持批量导入(Excel上传提单号);缺点:部分高质量功能(如延误预警)需付费。
渠道3:货代/物流商(一站式服务,适合复杂难题解决)
strong>适用场景:查询不到信息、情形异常(如“已到港但清关无进展”)、需要人工协助。
操作要点:联系对接的货代,提供提单号或订舱号,说明具体需求(如“确认是否已放行”“查询提柜地址”),货代通常能获取船公司内部数据(如目的港代理联系方式、清关异常缘故),比官网信息更全面。
strong>优点:解决疑难难题,提供后续服务(如协助清关、提柜);缺点:响应速度依赖货代效率(建议选择有24小时客服的货代)。
步骤3:解读查询结局——看懂这5个关键指标,避免误判
到查询结局后,别只看“运输中”就完事,重点关注下面内容指标,判断货物是否正常:
情形码(StatusCode):货物当前阶段
常见情形码 | 含义 | 下一步行动 |
---|---|---|
ReceivedforShipment | 货物已到起运港仓库,待装船 | 关注ETD(预计开航时刻),避免仓库滞留 |
OnBoardVessel | 已装船,海运中 | 跟踪ETA,提前联系目的港清关代理 |
ArrivedatDestination | 已到目的港,待卸船 | 确认卸船时刻(通常1-3天),准备清关文件 |
CustomsCleared | 清关完成,可提柜 | 联系车队提柜,避免目的港堆存费(Demurrage) |
ETA(预计到港时刻):警惕“动态调整”
公司官网显示的ETA并非固定,可能因天气(如台风)、港口拥堵(如洛杉矶港)、船期延误(如前序港口卸货慢)调整,建议:
- 每天查询1次ETA,用第三方平台(如CargoSmart)的“ETA变动提醒”功能(设置邮件/短信通知);
- 若ETA延后超过3天,联系货代或船公司获取“延误缘故说明”(用于向客户解释或索赔)。
集装箱情形(ContainerStatus):避免“甩柜”或“滞箱”
- Empty/Full:空箱/重箱(重箱=货物已装柜);
- GateIn/Out:重箱进港/提柜出港(GateOut=已提柜,运输至最终目的地);
- 若显示“GateInbutNotOnBoard”(已进港但未装船),可能是“甩柜”(船公司因舱位不足未装载),需立即联系货代协调装下一程船。
步骤4:分阶段查询重点——从起运到目的港,每个阶段查什么?
运全程分3个阶段,查询重点不同,精准把控每个节点:
阶段1:起运港(装船前)——避免“有单无舱”
strong>查询目的:确认货物是否顺利配船,避免因“舱位不足”导致延误。
关键操作:
- 订舱后1-2天,用“订舱号”在船公司官网查“订舱情形”(Confirmed=已确认舱位);
- 货物送仓后,查“集装箱情形”是否为“ReceivedforShipment”(已收箱);
- 开航前1天,查“提单情形”是否为“OnBoard”(已装船),若显示“Pending”(待确认),联系货代核实是否甩柜。
阶段2:海运途中(运输中)——实时追踪,预判风险
strong>查询目的:掌握ETA变动,提前应对延误。
关键操作:
- 每天查1次ETA,用“船名航次”在船讯网查实时位置(如“从上海到汉堡的船,是否已过马六甲海峡”);
- 关注船公司公告(官网“News”栏),若航线涉及台风区(如夏季的西北太平洋)、红海局势(近期曼德海峡安全风险),提前准备备用运输方案。
阶段3:目的港(到港后)——避免“到港提不到货”
strong>查询目的:确保清关顺利、及时提柜,避免目的港罚款(堆存费Demurrage:$100-300/柜/天)。
关键操作:
- 到港前3天,查“清关情形”(通过目的港清关代理或当地海关体系,如美国用CBP官网、欧盟用ICS体系);
- 到港后1天,查“提柜信息”(码头提柜地址、所需文件:提单、清关单、提货单D/O);
- 若显示“CustomsHold”(海关扣留),立即联系清关代理,补充文件(如原产地证、装箱单)。
步骤5:异常情况处理——6大高频难题,手把手解决
使按流程查询,也可能遇到异常,下面内容是最常见的6类难题及解决步骤:
/img>
难题1:提单号查询不到结局?
strong>可能缘故:提单号输入错误(含前缀/大致写)、船公司数据延迟(开航后24小时内未更新)、货代未向船公司提交提单信息。
解决步骤:
- 核对提单号:检查是否有字母/数字输错(如“O”和“0”、“I”和“1”),去除前缀(如马士基提单号“MAEU123456789”仅输入“123456789”);
- 联系货代:确认提单是否已“签发”(Issued),若未签发,催促货代提交货物信息至船公司;
- 换渠道查询:用集装箱号在第三方平台(如ContainerxChange)查询,部分船公司集装箱数据更新快于提单。
难题2:ETA频繁变动(3天内变2次)?
strong>可能缘故:港口拥堵(如上海港、鹿特丹港)、天气延误(如北大西洋冬季风暴)、船舶机械故障。
解决步骤:
- 获取“延误缘故”:联系船公司客服(官网有电话/在线客服)或货代,索要“船期延误通知”(含预计恢复时刻);
- 调整规划:若目的港为客户指定仓库,立即通知客户“交货期延后”,提供船公司通知作为凭证;
- 备选方案:若货物紧急(如生鲜),考虑“海运转空运”(需支付高额运费,但可挽回部分损失)。
难题3:清关情形显示“DocumentMissing”(文件缺失)?
strong>可能缘故:清关文件不完整(如缺少原产地证、商业发票未公证)、文件信息与提单不符(如货物品名中英文不一致)。
解决步骤:
- 联系目的港清关代理:获取“缺失文件清单”(如巴西清关常需“RFC税号”“提单背书”);
- 补全文件:若为国内文件缺失(如发票未盖章),当天快递至清关代理;若为国外文件(如目的国进口许可证),协调客户协助办理;
- 加急清关:支付“清关加急费”(50-200),缩短审核时刻(常规清关3-5天,加急1-2天)。
难题4:目的港提柜时显示“ContainerNotAvailable”(柜子不可提)?
strong>可能缘故:柜子还在卸船(到港后1-2天才能提)、堆存位置错误(码头体系录入偏差)、海关查验未完成。
解决步骤:
- 确认卸船时刻:用船名航次查“靠港时刻”,若到港不足24小时,等待码头卸船(大船卸柜需1-3天);
- 联系码头操作部:提供提单号和集装箱号,查询柜子实际堆存位置(如“洛杉矶港YTI码头A区3号堆场”);
- 配合海关查验:若因查验不可提,准备“查验授权书”(清关代理提供),到场协助开箱(避免查验延误)。
步骤5:批量查询与数据管理——企业用户怎样提升效率?
贸企业或物流公司若每月有几十甚至上百票货物,单票查询耗时耗力,建议用下面内容技巧:
物流管理体系(TMS)对接
过API接口将企业ERP体系与船公司/第三方平台数据对接,实现:
- 批量导入提单号(Excel上传),自动生成“货物追踪表”(含ETA、情形、异常提醒);
- 数据可视化(如用Tableau制作“海运延误率动向图”),分析高频延误航线(如美西航线延误率20%vs美东10%),优化运输方案。
strong>推荐体系:
- 中小外贸企业:ShipBob(基础版$299/月,支持200票/月查询);
- 大型企业:Flexport(定制化API对接,支持全球清关数据同步)。
建立“海运查询台账”
Excel或GoogleSheets整理货物信息,包含:提单号、船公司、ETD、ETA、当前情形、负责人(货代/清关代理联系方式),每日更新,方便团队协作(如财务查费用、业务查交期)。
步骤6:工具与资源汇总——收藏这些,查询效率提升50%
工具类型 | 推荐工具 | 核心功能 | 适用用户 |
---|---|---|---|
船公司官网 | 马士基(Maersk)、中远海运(COSCO)、MSC | 单票提单/集装箱查询,船期表下载 | 单票货物、已知船公司用户 |
第三方平台 | CargoSmart、ContainerxChange | 跨船公司查询、ETA预测、集装箱实时位置 | 多船公司货物、需要数据分析的企业 |
船期查询 | 船讯网(ShipXY)、MarineTraffic | 船名航次实时位置、港口拥堵情况(如排队船只数量) | 关注船舶动态的货代/企业 |
清关情形查询 | 目的国海关官网(如美国CBP、欧盟ICS) | 清关进度、查验通知、税费缴纳情形 | 目的港清关复杂的货物 |
常见难题解答(FAQ):新手必看的10个高频难题
提单号和订舱号有什么区别?查哪个更准?
- 提单号:货物运输凭证,由船公司签发,可查货物全流程情形(最权威);
- 订舱号:货代或船公司内部订单号,仅用于查询订舱情形(是否已确认仓位);
- 建议:优先用提单号查询,若提单未签发(起运前),用订舱号查订舱情形。
货物到港后,多久能提柜?
- 普通货物:到港后1-3天(卸船1天+清关1-2天);
- 独特货物(如危险品、冷藏货):需提前预约提柜(码头有专用堆场),到港后2-4天;
- 港口拥堵时(如洛杉矶港):可能延迟至5-7天,建议提前联系车队“排队提柜”。
海运查询显示“货物已到港,但客户说没收到?”
- 可能是“到港未提柜”:查集装箱情形是否为“GateOut”(已提柜),若未提柜,联系车队确认提柜规划;
- 可能是“提柜后配送延误”:货物已提柜,但车队运输途中延误(如堵车),联系车队获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