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来还有半个月才入伏!今年三伏依旧是40天加长版

高温来袭却未入伏?今年三伏时刻表出炉

最近全国各地持续高温,北京、天津等地甚至突破40℃,让人误以为已经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。但天文科普专家明确表示,原来还有半个月才入伏!2023年正式入伏时刻为7月11日,今年三伏依旧是40天加长版,这也是自2015年以来连续第九年的”超长待机”三伏天。具体时刻表为:初伏7月11日-7月20日(10天),中伏7月21日-8月9日(20天),末伏8月10日-8月19日(10天)。

三伏天为何这么热?古人聪明与现代气候的碰撞

“三伏天”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,是我国传统节气中气温最高、最潮湿闷热的时段。古人根据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制定了这套时刻计算法,初伏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,中伏天数则因年份不同可能有10天或20天的变化。这种传统是古人生活经验的结晶,虽然简单但能大致反映天气变化规律。

不过,随着全球气候变暖,传统三伏计算与实际天气的”误差”已经越来越大。今年6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厄尔尼诺情形,专家预测这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。厄尔尼诺现象将导致我国北方可能出现干旱,南方则有洪涝隐患,这也让今年的”加长版”三伏天更加令人担忧。

入伏前的防暑降温指南

虽然原来还有半个月才入伏,但当前的高温天气已经不容小觑。专家建议:1.尽量避免正午时段外出;2.多补充水分,适当补充电解质;3.注意室内外温差,空调温度不宜过低;4.关注老人、儿童等易中暑人群。特别提醒户外职业者,要合理安排职业时刻,做好防晒措施。

随着7月11日正式入伏,高温天气将持续加码。大家不妨提前做好准备,检查家中防暑降温设备,储备必要的防暑药品。记住,健壮度过这个”超长待机”的三伏天,从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了!

传统节气与现代生活的融合

数伏、数九这样的传统节气文化,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生活。虽然现代气象科学已经非常发达,但这些古人聪明的结晶仍然具有参考价格。今年”原来还有半个月才入伏”的提醒,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传统节气聪明,也提醒我们要更加关注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。

面对即将到来的40天加长版三伏,我们既要尊重传统,也要科学应对。毕竟,在这个气候多变的时代,做好防暑降温措施才是最重要的。你准备好迎接这个”火热”的夏天了吗?